黑龙江大学校长王敬波教授做开幕致辞,她代表学校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涉外法治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意义。她指出,黑龙江大学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支持专委会建设,助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法治人才。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教授指出,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国家对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涉外法治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不仅能够推动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也能为国家法治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做出积极贡献。董洪川表示,专委会将整合学术资源,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为提升我国国际法治话语权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涉外法治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张法连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应对全球挑战的迫切需求。他强调,专委会的成立旨在破解涉外法治人才“法律外语能力薄弱、翻译水平不足”的瓶颈,通过推动法律与外语学科融合、构建标准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等路径,培养“精通法律外语、明晰国际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张法连呼吁学界与业界协同创新,共同提升法律翻译质量与教学能力,为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建设法治强国提供智力支撑。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严明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法律外语教学应注重专业性与实用性结合,为国家输送精通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的法治人才。
华东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余素青教授代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法律语言学专业委员会致辞,呼吁加强法律语言学与涉外法治教育的协同创新。
开幕式期间还举行了专委会聘任仪式。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董洪川宣读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关于成立涉外法治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批复文件,并为涉外法治教育专业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政法大学二级教授张法连颁发聘书。
黑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敬波教授为涉外法治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大学孙超、大连外国语大学邓耀臣、甘肃政法大学唐丽玲、南昌大学王丽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徐文彬颁发聘书(照片从左向右)。
“一带一路”律师联盟秘书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事务高级顾问康煜为涉外法治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甘肃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马彦峰颁发聘书。